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
  • 目录
  • linux 历史
    • Linux网卡配置
    • linux互相登陆
  • 文件目录管理
    • linux目录结构
    • 文件的基本信息
    • linux别名alias
    • 环境变量
    • linux终端相关快捷键
    • linux文件和目录添加删除
    • linux文件查看命令
    • linux文件目录权限
    • linux文件特殊权限
    • 链接文件
    • linux下文件查找
    • linux和window文件互传
    • linux文件压缩和打包
    • vim工具集
  • 用户和组管理
    • 用户组和用户管理
    • 修改组和用户
    • 用户切换
    • 禁止root远程登陆
  • linux磁盘管理
    • 磁盘分区
    • 格式化磁盘
    • 分区挂载
    • 手动添加swap分区
    • lvm基础
  • linux软件安装和卸载
    • rpm工具
    • yum工具
    • 源码安装包
  • 日常运维
    • 监控磁盘IO
    • 查看网络状态
    • linux抓包
    • linux网络相关
    • Linux防火墙-netfilter
    • linux任务计划
    • linux系统服务管理
    • linux同步工具rsync
    • linux系统日志和screen
  • LAMP架构
    • 安装mysql
    • 免编译安装mariadb
    • 安装apache
    • 安装php5
    • 安装php7
    • apache 配置虚拟主机
    • apache 用户认证
    • apache 域名跳转
    • apache 访问日志
    • apache 不记录文件日志
    • apache 配置静态元素过期时间
    • apache 配置防盗链
    • apache 访问控制
    • apache 禁止解析php文件
    • apache 禁止user_agent
    • php 配置文件
    • php 动态扩展模块安装
  • LNMP架构
    • 安装mariadb
    • 安装php
    • 安装nginx
    • nginx 默认虚拟主机
    • nginx 用户认证
    • nginx 域名重定向
    • nginx 访问日志
    • nginx 日志切割
    • nginx不记录指定文件类型日志
    • nginx 静态文件和过期时间
    • nginx 防盗链
    • nginx 访问控制
    • nginx 解析php
    • nginx 代理
    • nginx 负载均衡
    • nginx 支持https
  • MySQL集合
    • 更改root密码
    • mysql 常用操作
    • mysql 常用sql
    • mysql 数据备份
    • mysql 主从配置
  • linux常用服务
    • nfs 服务搭建
    • CentOS7 搭建snmp服务
    • ftp 服务搭建
    • samba 服务搭建
    • Squid 服务搭建
    • Tomcat 服务搭建
    • resin 搭建
    • dns 服务搭建
    • iscsi 服务搭建
  • linux开发语言环境
    • python 开发环境
    • golang 开发环境
  • linux集群架构
    • linux 高可用
    • linux 负载均衡
  • linux监控平台
    • zabbix 监控平台(上)
  • shell集合
  • NoSql
    • memcached (上)
    • memcached(下)
    • redis(上)
    • redis(中)
    • redis(下)
    • mongodb(上)
    • mongodb(中)
    • mongodb(下)
  • 代码管理工具
    • 代码管理工具 svn
    • 代码管理工具 git
    • 搭建git私有仓库
    • 安装配置gitlab
  • docker 入门
    • docker 安装
    • docker 镜像管理
    • docker 容器管理
    • docker 仓库管理
    • docker 共享目录
    • docker 数据备份和恢复
    • docker 网络管理
    • docker 使用dockerfile
    • docker compose
  • 自动化运维
    • saltstack 安装
    • saltstack 配置认证
    • saltstack 远程执行命令
    • saltstack grains
    • saltstack pillar
    • saltstack 实战:安装配置httpd
    • saltstack 实战:配置管理文件
    • saltstack 实战:配置管理远程命令
    • saltstack 实战:配置管理任务计划
    • saltstack salt-ssh工具
    • ansible 安装
    • ansible 远程命令
    • ansible 远程目录拷贝
    • ansible 任务计划
    • ansible 远程rpm/服务管理
    • ansible playbook 详解
    • ansible playbook 实战:安装nginx
  • linux虚拟化
    • KVM介绍
    • 安装KVM
    • 虚拟机管理
    • 克隆虚拟机
    • 快照管理
    • 磁盘扩容
    • 调整虚拟机配置
    • 迁移虚拟机
  • 错误排查
    • linux启动挂在不上sysroot问题
由 GitBook 提供支持
在本页

这有帮助吗?

  1. linux虚拟化

安装KVM

1. vmware安装centos

其中有几个注意的地方:

a. 内存给2g

b. 磁盘给50g, 或者再单独分一个磁盘,用来存储虚拟机文件

c. 最关键的一步,在创建虚拟机时,cpu是需要配置一下虚拟化的如图

2.安装kvm前的准备工作

a. 清除iptables规则

# centos6
service iptables stop; service iptables save

# centos7
systemctl stop firewalld

b. 关闭selinux

sed -i 's/SELINUX=enforcing/SELINUX=disabled/' /etc/selinux/config
setenforce 0

3. 开始安装kvm

a. 检查你的系统是否支持虚拟化

grep -Ei 'vmx|svm' /proc/cpuinfo

如果有输出内容,则支持,其中intel cpu支持会有vmx,amd cpu支持会有svm

b. 通过yum安装虚拟化的软件包

yum install -y kvm virt-*  libvirt  bridge-utils qemu-img

说明:

  • kvm:软件包中含有KVM内核模块,它在默认linux内核中提供kvm管理程序

  • libvirt:安装虚拟机管理工具,使用virsh等命令来管理和控制虚拟机。

  • bridge-utils:设置网络网卡桥接。

  • virt-*:创建、克隆虚拟机命令,以及图形化管理工具virt-manager

  • qemu-img:安装qemu组件,使用qemu命令来创建磁盘等。

c. 检查kvm模块是否加载

lsmod |grep kvm
# 正常应该是:
kvm_intel              55496  3
kvm                   337772  1 kvm_intel

# 如果没有,需要执行
modprobe kvm-intel
# 还没有就重启一下宿主机试试

d. 配置网卡

cd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
cp ifcfg-ens33 ifcfg-br0

分别编辑ens33和br0

# ifcfg-ens33 改成如下:
TYPE="Ethernet"
PROXY_METHOD="none"
BROWSER_ONLY="no"
BOOTPROTO="static"
DEFROUTE="yes"
IPV4_FAILURE_FATAL="no"
IPV6INIT="yes"
IPV6_AUTOCONF="yes"
IPV6_DEFROUTE="yes"
IPV6_FAILURE_FATAL="no"
IPV6_ADDR_GEN_MODE="stable-privacy"
NAME="ens33"
UUID="61d3f945-5a5a-403d-be81-a669df2f0d6b"
DEVICE="ens33"
ONBOOT="yes"
BRIDGE=br0
# ifcfg-br0 改成如下:
TYPE="Bridge"
PROXY_METHOD="none"
BROWSER_ONLY="no"
BOOTPROTO="static"
DEFROUTE="yes"
IPV4_FAILURE_FATAL="no"
IPV6INIT="yes"
IPV6_AUTOCONF="yes"
IPV6_DEFROUTE="yes"
IPV6_FAILURE_FATAL="no"
IPV6_ADDR_GEN_MODE="stable-privacy"
NAME="br0"
#UUID="61d3f945-5a5a-403d-be81-a669df2f0d6b"
DEVICE="br0"
ONBOOT="yes"
IPADDR="192.168.127.130"
NETMASK="255.255.255.0"
GATEWAY="192.168.127.2"
DNS1="114.114.114.114"

说明: 我的虚拟机是桥接模式,所以设置br0的ip和我的真机同样的网段,包括网关也是我路由器的ip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环境去配置,目的是为了让虚拟机可以上网。

记得重启网络服务

e. 启动或重启libvirtd服务

systemctl start libvirtd

此时可以查看网络接口列表

# brctl show
bridge name     bridge id               STP enabled     interfaces
br0             8000.000c297e29c5       no              ens3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net0
virbr0          8000.5254001843d2       yes             virbr0-nic
  1. 创建虚拟机

mkdir /KVM/   //创建一个存储虚拟机虚拟磁盘的目录,该目录所在分区必须足够大
virt-install \
--name centos \
--ram 512 \
--disk path=/data/ping.img,size=10 \
--vcpus 1 \
--os-type linux \
--os-variant rhel6 \
--network bridge=br0 \
--graphics none \
--console pty,target_type=serial \
--location='http://mirrors.163.com/centos/7/os/x86_64/' \
--extra-args 'console=ttyS0,115200n8 serial'

说明:

  • --name 指定虚拟机的名字

  • --ram 指定内存分配多少

  • --vcpus 指定分配cpu几个

  • --os-type 指定系统类型为linux

  • --os-variant 指定系统版本

  • --network 指定网络类型

  • --graphics 指定安装通过哪种类型,可以是vnc,也可以没有图形,在这里我们没有使用图形直接使用文本方式

  • --console 指定控制台类型

  • --location 指定安装介质地址,可以是网络地址,也可以是本地的一个绝对路径

然后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OK or Next 了 ,只不过这个过程是文本模式,如果想使用图形,只能开启vnc啦

最后安装完,reboot就进入刚刚创建的虚拟机了。要想退回到宿主机,ctrl + ] 即可。

virsh list # 可以列出当前的子机列表。
virsh console centos  # 可以进入指定的子机
上一页KVM介绍下一页虚拟机管理

最后更新于4年前

这有帮助吗?

--disk path 指定虚拟磁盘放到哪里,size=30 指定磁盘大小为30G,这样磁盘文件格式为raw,raw格式不能做快照,后面有说明,需要转换为qcow2格式,如果要使用qcow2格式的虚拟磁盘,需要事先创建qcow2格式的虚拟磁盘。 参考 示例:qemu-img create -f qcow2 -o preallocation=metadata /data/test02.img 7G; --disk path=/data/test02.img,format=qcow2,size=7,bus=virtio

http://www.361way.com/kvm-qcow2-preallocation-metadata/33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