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历史
linux历史
1981年 IBM公司推出微型计算机IBM PC。
1991年 GNU计划(GNU是“GNU is Not Unix”的递归缩写) Linux的内核出现。
1993年 大约有100余名程序员参与了Linux内核代码编写/修改工作,其中核心组由5人组成, 此时Linux 0.99的代码大约有十万行,用户大约有10万左右。
1994年3月 Linux1.0发布,代码量17万行,当时是按照完全GNU发布,随后正式采用GPL协议(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许可证)。
1995年1月 Bob Young创办了RedHat(小红帽),以GNU/Linux为核心,集成了400多个源代码开放的程序模块,搞出了一种冠以品牌的Linux,即RedHat Linux,称为Linux"发行版",在市场上出售。
1996年6月 Linux 2.0内核发布,此内核有大约40万行代码,并可以支持多个处理器。 此时的Linux 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,全球大约有350万人使用。
1982年2月 以Eric Raymond为首的一批年轻的"老牛羚骨干分子"终于认识到GNU/Linux体系的产业化道路的本质, 并非是什么自由哲学,而是市场竞争的驱动,创办了"Open Source Intiative"(开放源代码促进会)
2001年1月 Linux 2.4发布,它进一步地提升了SMP系统的扩展性,同时它也集成了很多用于支持桌面系统的特性: USB,PC卡(PCMCIA)的支持,内置的即插即用,等等功能。
2003年12月 Linux 2.6版内核发布,相对于2.4版内核2.6在对系统的支持都有很大的变化。
2004年1月 SuSE嫁到了Novell,SCO继续顶着骂名四处强行“化缘”, Asianux, MandrakeSoft也在五年中首次宣布季度赢利。
2004年3月 SGI宣布成功实现了Linux操作系统支持256个Itanium 2处理器。
linux特性
基本思想:linux中一切皆文件。
完全免费:得益于GNU计划,linux的所有源代码都是开源免费,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linux发展到今天。
完全兼容POSIX1.0标准:这使得linux通过相应的模拟器运行常见的DOS、Window程序。
多用户、多任务:Linux支持多用户,各个用户对于自己的文件设备有自己特殊的权利,保证了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。多任务则是现在电脑最主要的一个特点,Linux可以使多个程序同时并独立地运行。
多种平台支持:Linux可以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上,如具有x86、680x0、SPARC、Alpha等处理器的平台。此外Linux还是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,可以运行在掌上电脑、机顶盒或游戏机上。
linux发行版
我们通常说的linux其实原来是指linux内核,而在硬件上运行的则是基于linux内核的linux发行版。下面来认识下几种常见的发行版。
RedHat:Redhat Enterprise Linux,也就是所谓的Redhat Advance Server,大名鼎鼎的红帽收费版本,稳定性非常好,适合服务器使用。
CentOS:社区企业操作系统(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,Centos), CentOS 是RHEL源代码再编译的产物,而且在RHEL的基础上修正了不少已知的 Bug ,相对于其他 Linux 发行版,其稳定性值得信赖。
Debian:Debian是最古老的Linux发行版之一,其稳定性已深入人心。所有包含在Debian的程序必须符合Debian的自由软件指南。为了保持Debian的稳定性,里面的文件包都是已被认真筛选和测试的,这意味着就算里面某些程序过时了,它对于系统带来的不稳定影响仍然会非常小,因此,Debian无疑是程序员理想的操作系统。
Ubuntu:基于Debian的发行版,拥有友好的系统桌面,对新手友好。常作为程序员的开发系统。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